发动机柔性装配线
发动机装配生产线为批量生产配套。通过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控及自动化、助力化设备的应用,提升发动机装配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管控水平,建成一条覆盖全工序链条的可重构、可扩展、可复制的脉动式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提高发动机的装配能力,满足发动机批量生产对装配质量稳定性和效率攀升的迫切需求,实现发动机装配环节数字化转型和装配技术能力的大幅提升。关键技术:(1)多型号多部件混线生产布局优化技...
20
2025.07
发动机柔性装配线
发动机装配生产线为批量生产配套。通过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控及自动化、助力化设备的应用,提升发动机装配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管控水平,建成一条覆盖全工序链条的可重构、可扩展、可复制的脉动式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提高发动机的装配能力,满足发动机批量生产对装配质量稳定性和效率攀升的迫切需求,实现发动机装配环节数字化转型和装配技术能力的大幅提升。关键技术:(1)多型号多部件混线生产布局优化技...
20
2025.07
热塑复材产线
热塑复材以其优越的性能在多个军民领域的使用占比越来越大,预浸料作为复合材料的前驱环节,性能严重制约着热塑复材的整体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成型需要进热压罐,经济成本较高,对于一些结构件,宜采用热塑性预浸料通过热模压的方式制备,周期短、成本低。关键技术(1)柔性力控展纱技术:采用柔性设计、静辊与动辊模块化组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展纱效果进行调整,确保展纱过程对碳纤维的损伤降至最低。在展纱过程中,通过力控传...
20
2025.07
航改燃气轮机成套系统设计与分析评估
燃机成套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燃气轮机支撑系统、进气蜗壳检修支撑系统、燃气轮机底座系统(包括基础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箱体系统(包括排气室)六大部分组成。燃机各系统有限元计算分析a. 机组噪声分析b. 进气系统流场分析c. 排气系统流场分析d. 箱体流场分析e. 燃气轮机外流流场分
20
2025.07
基于仿生锯齿特征的叶片尾流控制与抑振降噪技术
跨音速尾流诱发气弹耦合振动问题,严重制约着航空发动机性能提高与服役安全。传统利用叶片几何型面优化的流场控制方法逐渐突显出局限性。从自然界羽翼等锯齿特征中汲取灵感,发展了一种基于仿生锯齿特征的叶片尾流控制与抑振降噪技术。通过不同锯齿结构的气动、声学和流体动力学特性,以及降噪和涡流产生机制,确立了仿生锯齿参数与流场性能参数的匹配设计准则,实现了叶片的仿生锯齿设计。叶片仿生锯齿设计有效改善了尾流形态...
20
2025.07
激光刻蚀调控进表面润湿性技术
激光刻蚀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在材料表面精确获取微米/纳米级形貌(凹坑、沟槽、波纹等)的先进表面工程技术。通过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熔化、汽化、氧化等)改变表面结构,从而改变表面性能。该技术可以精确设计表面形貌以定向调控性能。材料适应性广,从铝合金到碳化硅均可处理,尤其适合传统方法难加工的材料。无需切削液或蚀刻剂,能耗低,符合绿色制造理念。结合优化算法,优化激光路径与参数,实现自适应加工。该技术可应用...
20
2025.07
电化学/化学抛光
电化学和化学抛光通过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去除材料表面微观凸起,从而获得光滑、光亮表面的精密加工技术。电化学抛光中,工件在电流作用下有限去除表面微观高点,形成光滑表面,适用于导电材料。化学抛光通过化学腐蚀液直接溶解材料表面,不受材料种类和形状的限制。电化学抛光后可达微米或者纳米级表面,无加工硬化或微裂纹,同时去除微观毛刺,抛光后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提高耐腐蚀性。化学抛光设备简单,适合复杂形状工件,可...
20
2025.07
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技术
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是一种将电化学溶解与机械磨削相结合的复合加工方法,主要用于轴、轴承贺齿轮等规则形状零件的超精密光整加工。其核心是通过电化学作用软化表面材料,再通过机械作用去除软化层,实现高效、低损伤的加工效果。该技术结合了电化学的高效性和机械加工的精准性,解决了传统单一加工方法的局限性。可加工复杂型面(如齿轮、轴承),同时低温加工避免了材料的相变或微裂纹。经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处理后,...
20
2025.07
电化学放电加工陶瓷基复材
电化学放电加工是一种结合电化学溶解和放电刻蚀的复合加工技术,特别适用于高硬度、高脆性的非导电或半导电材料。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脉冲放电,局部高温熔蚀材料,电解液与工件发生氧化反应,辅助去除材料。该技术通过电解液中放电击穿和电化学腐蚀协同作用,实现高效精密加工。加工出的微孔扩孔比在40%以内,锥度3°以内,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该技术可实现不导电、高硬脆性的难加工材料的微细加工,加工过程无机械应力,同...
20
2025.07
航空关键部件真空熔铸自动化装备及转运系统
定向/单晶凝固真空炉是生产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关键和核心设备。实验室曹国强教授带领的“真空熔铸自动化技术”团队攻关“先进单晶炉国产化及工程应用研究”的难题,解决了高性能单晶叶片精密铸造的一系列工艺难题,并研制成功了单晶叶片批量生产用的工业母机(真空定向单晶炉及其配套的自动控制系统软件、铸型自动化转运系统等),实现了发动机单晶叶片的量产
19
2025.07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技术及其产业化
随着油田开采中的深井、超深井、腐蚀井和偏磨井逐渐增加,井矿环境恶劣,开采难度加大,抽油机超载井日益增多,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强度高、质量轻、防腐蚀、抗疲劳、抗偏磨、节电能、作业及操作便捷的新型抽油杆。目前使用的是钢质普通抽油杆,但是它存在一些问题:密度大、强度低、抗腐蚀性能较差,不能满足深井、超深井、腐蚀井等特殊油井原油开采的需要,成为有杆泵抽油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为了克服普通钢质抽油杆的缺点,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