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机械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机械 专业代码:0855
适用年级:2024 级
专业领域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科特色突出。机械工程专业始建 于 1952 年,是学校最早的专业之一,经过7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本科、硕士、博 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11个省部级研发平台,2023年获批飞行器快速试制 技术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全国34 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辽宁省航空发动机结构件数控加工与检测技术重点 实验室、辽宁省高性能金属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航空航天装备与机器 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三个省级平台有力支撑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现有教职工 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人、教授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 献专家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百千 万人才6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校教学名师1人,外聘院士导师1人。
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应用预研 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的科研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敬业奉献、勇于 创新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一、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 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 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设置本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向,要突出我校特色和优势,鼓励 学科交叉。既要跟踪社会需求,又要保持适当稳定,注重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用科学、规范、拓展的观点来优化、凝练主要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领域共设置如下 4 个主要研究方向:
1、数控加工
2、增材制造技术
3、机器人技术
4、航空智能制造和装备
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法
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 3 年,非全日制培养年限一般为 3 年。因 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学习最长年限为 5 年。原则上用 1 学年时间完成课 程学习,用 1~2 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 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 撑。
1、课程学习是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 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中的选修课主要在校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 校或企业开展。
2、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 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 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 1 年。
3、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
4、导师指导是保证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立以 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全过 程的指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体现先进性、模块化、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满足社会多元化 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应以工程需要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 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注重发挥在线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 优势。总学分应不少于 33 学分,课程学习 16 学时可计 1 学分。
1、学位课(不少于 20 学分)
(1) 政治理论课(3 学分)
(2) 外语(2 学分)
(3) 工程伦理(1 学分)
(3) 数学基础课(6 学分)
(4) 专业基础课(8 学分)
2、非学位课(不少于 10 学分)
(1) 专业选修课(6 学分)
(2) 综合素养课(4 学分)

1 研究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由二级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授课。
2 写作能力素养:包括常用公文写作与学术写作两部分,常用公文写作由 研究生院统一授课,学术论文写作由研究生院和二级学院共同授课。
3 美育与体育教育:美育由研究生院组织授课,体育教育由研究生院组织 体育活动,学生如获市级以上体育竞赛欧美可免修。
4 劳动教育:以清理和清扫实验室、维修和维护实验设备为主。
3、 自选课程(不计学分)
研究生可根据学位论文选题或个人学习计划的需要选修若干门课程。确定自 选课程必须征得导师的同意。自选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学时和成绩, 不 计学分。
4、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
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但不列入学科的课程体系。
5、实践环节(3 学分)
社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具体要求详见“第七条:“实践环节 ”。
五、成绩考核
研究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必须进行考试,成绩按 百分制评定。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或口试,笔试必须有正规试卷,口试要有详细记 录。考试成绩应按标准评定,成绩等级分布要合理。读书报告或实践性较强的学位 课程可以采用五级分制。两种记分制换算如下:优秀:95;良好:85 分; 中
等:75 分;及格 65 分;不及格:59 分以下。原则上考试课程的优秀率应不高于 25%。
非学位课程考核可以选择考试或考查两种,考试课程采用百分制,考查课程 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考查方法可采用笔试、口试,或撰写读书报告、研究报告等 形式。
六、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1、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十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 事工程领域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 科学研究或工程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学位论文工作阶段的开题报告、中期 检查和论文答辩是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硕士生导师和各学科必须给予 保证。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 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 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题目确定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 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 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
作量时应全面考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 学位论文的题目一般应于硕士研究生入学时或第二学期初确定。
3、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开学后五 周内完成。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 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 到的目标;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 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对开题报告的主要要求为:开题报告 字数应在 5000 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 2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 少于三分之一。对开题报告工作的具体要求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学 位论文开题报告要求》。
4、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初之前
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 已 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 能性。对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 文工作中期检查的有关要求》。
5、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 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 撰写是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规范认真执行,具体要求见《沈 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 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原则上要求用中文撰写。但在如下三种情况下,硕士学位论文 可以用英文撰写:
(1) 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是境外兼职导师。
(2) 研究生参加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3) 研究生参加国际合作项目。
硕士学位论文用英文撰写时,必需有不少于 3000 字的详细中文摘要。详细 中文摘要的内容与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不完全对应。
6、论文评审要求
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 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 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 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论文须有 2 位领域或相关
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须由 3-5 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 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
7、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末进行。硕士研究生在申 请答辩前,必须达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 求》。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应按照《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工 作细则》进行。
七、学术活动及专业实践
1、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选择参加以下一项学术活动:
(1) 参加 4 次学术活动,如听讲座,报告会等
(2) 在国内学术会议中做 2 次报告
(3) 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做 1 次报告
学生将学术活动信息,纪录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 组织和考核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并在毕业答辩申请前给予评定,合格者方可进入 答辩环节。
2、实践活动
(1) 实践目标
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专业型工程类硕 士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2) 时间安排
实践活动是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 环节。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应开展实践活动,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 结合的方式。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时间应不少于 1 年。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或非全日制专业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可 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3) 管理方式
①导师负责参加实践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业务指导、实践安排与管理。
②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同时向二级学院提交一份总结。并将实践信息纪录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
③二级学院根据研究生完成实践的水平、效果以及自我总结情况进行评审 考核,并给出考核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合格者,方可进入答辩环节。由管理 系统形成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考核表》,二级学院装入学生 业务档案。
本培养方案由机电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 期 |
授课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A 公 共基 础课 程 |
Y2198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
32 |
2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12 学 分 |
Y2198002 |
自然辩证法 |
16 |
1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Y2198003_6 |
英语口语 |
20 |
1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Y2198004_5 |
英语写作 |
20 |
1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Y2198007_2 |
数值分析 |
48 |
3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Y2198009 |
矩阵论 |
48 |
3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Y2198016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B 专 业基 础课 |
Y2106021 |
机械制造技术及理论 |
48 |
3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8 学分 |
Y2106020 |
有限元法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Y2106017 |
机械振动学 |
48 |
3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C 专 业选 修课 |
Y2106004 |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6 学分 |
Y2221045 |
装备产品设计 |
48 |
3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121013 |
虚拟设计与 VR 技术 |
48 |
3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35 |
增材制造原理与方法 |
32 |
2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39 |
机器人技术 |
32 |
2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106022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及 MATLAB 仿真 |
32 |
2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37 |
CAE 高级建模及分析方法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36 |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106003 |
数字化制造技术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43 |
难加工材料切削技术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41 |
机械 CAD/CAM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30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42 |
疲劳与断裂(机电)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38 |
特种加工技术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106023 |
现代机电系统设计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01 |
机电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10 |
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106019 |
车辆系统动力学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02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21 |
机械优化设计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57 |
机械学科信息检索与管理方法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49 |
机械可靠性设计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54 |
表面完整性理论与应用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55 |
增材制造熔池凝固原理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53 |
优化方法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56 |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
32 |
2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Y22060** |
大众方法论 |
16 |
1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D 综 合素 养课 |
Y2198013 |
研究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4 学分 |
|
写作能力素养 |
16 |
1 |
2 |
|
考查 |
|
美育与体育教育 |
16 |
1 |
2 |
|
考查 |
|
劳动教育 |
16 |
1 |
2 |
|
考查 |
实践 环节 |
|
实践活动 |
|
1 |
5 |
|
考查 |
|
|
学术报告 |
|
2 |
5 |
|
考查 |
|
自选课 |
由导师指定的选修课程 |
|
|
|
|
|
不计 学分 |
补修课 |
由导师指定的本科主干课程 |
|
|
|
|
|
不计 学分 |
备注:
A 公共基础课程
B 专业基础课程
C 专业选修课程
D 综合素养课
新课程命名:公共模块 Y22061**,数控模块 Y22062**,增材模块 Y22063**,航空装备 与机器人模块 Y22064**,设计模块 Y2206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