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强度融合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计算力学及先进测试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凭借其精准预测、优化设计与高效验证能力,在复杂载荷环境下结构完整性评估、轻量化设计、服役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现已成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高性能结构研发及性能评价的核心技术方向。团队为辽宁省创新团队,建有重大装备服役安全研究中心,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拥有完善的实验与计算分析条件,配备高精度疲劳试验机、动态载荷测试系统、数字图像相关(DIC)应变测量系统、及自主开发的结构强度仿真和寿命预测软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结构强度设计与优化、疲劳与断裂力学、极端环境结构可靠性、损伤容限设计、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等。
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及企业委托项目等20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发布国家标准8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现役多种歼击机、武装直升机、军用无人机、大型运输机、C919客机、ARJ21支线客机等重点型号,以及高铁领域的和谐号、复兴号等重点型号15万余件金属和复合材料腐蚀、高低温等环境下的服役安全性评价,实验数据已写入《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材料研制应用工程》(共8卷);项目的成果为重大装备的结构优化设计、服役寿命评估和检测维修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在保障装备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二等奖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优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团队负责人:回丽 教授18040036966,团队联系人:周松 教授1504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