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5201
专业领域简介 适用年级:2016级
机械工程学科是我校创办时间最早,办学历史最久的学科之一,它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三个领域。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辽宁省政府与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共建的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取得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之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之特色突出计划学科。
近几年来,本学科按照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总体部署,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载体,以学科特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通过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建立起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人员配备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勇于拼搏的相对稳定师资队伍。目前,本学科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18人,副教授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有5人次任全国学会理事。各种教学和科研条件完备,各类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齐全,并拥有国防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各1个。其中包括立式加工中心、精密电火花成型机床、YAG激光加工机、精密线切割机床、快速成形机床等高水平的仪器设备10余台。
随着师资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科研条件的不断完善,学科的科研水平也日益提高。近五年来本学科在专业领域内已取得骄人的科研成绩和学术成果。其中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各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等共60余项,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通过科技鉴定6项,近三年平均科研经费为200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400篇,被SCI、EI、ISTP检索论文近150篇,出版专业教材8部,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2项,院级教学成果奖多项。
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经成为立足航空、面向辽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全面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指导下,本学科建设将继续瞄准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优势和人才优势,努力将其打造成一个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服务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品牌学科。从而为提高我国航空制造业、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为我国国防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技术保障,努力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专业(领域)研究方向
设置本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向,要突出我校特色和优势,鼓励学科交叉。既要跟踪社会需求,又要保持适当稳定,注重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用科学、规范、拓展的观点来优化、凝炼我校各学科专业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不应以某一具体的研究课题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三)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两年半学制,原则上用一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在企业、公司等实习时间为半年,用一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2.课程阶段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在校学习方式。
3.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组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导师组负责制是指导师团队合作指导制度,导师合作团队中必须有1人为首席导师,1人为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由3-5人组成。导师团队合作指导应贯穿整个培养环节,导师组负责制中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部门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课程设置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以相应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为蓝本,加强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原则上,学位课程按专业领域设置,非学位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
(1)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是研究生要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所必修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第一外国语课,工程数学类,基础理论课,专业课。
(2)非学位课程
非学位课程是对研究生知识的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可以充分地体现导师的研究特色和学术专长。设课要有一定的先进性,确保能把研究生带到本学科的前沿。
2.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26学分(包括实践环节2学分),不多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不少于17学分,非学位课程应在7-9学分。一般以18个学时为1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
(1)学位课(17学分)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
类别
| 课内学时
| 学分
| 备注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学位课
| 36
| 2
| 全部硕士研究生
|
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学位课
| 18
| 1
| 工学类
|
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学位课
| 18
| 1
| 艺术学、管理学、法学
|
②第一外国语(2学分)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
类别
| 课内
学时
| 学分
| 备注
|
1
| 第一外国语(英语写作)
| 学位课
| 18
| 1
| 全部硕士研究生
|
2
| 第一外国语(英语口语)
| 学位课
| 18
| 1
| 全部硕士研究生
|
③数学基础课 (5-6学分)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
类别
| 课内学时
| 学分
| 备注
|
1
| 数值分析
| 学位课
| 54
| 3
| 工学类
|
2
| 矩阵理论
| 学位课
| 54
| 3
|
3
| 数理统计
| 学位课
| 54
| 3
|
4
| 优化方法
| 学位课
| 36
| 2
|
④专业课(6学分)
(2)非学位课(7-9学分)
非学位课程是指能使研究生拓展知识面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应结合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或本领域学术前沿设置。非学位课程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辅导研究生进行研讨为辅的方法进行学习。
研究生就业与创业指导(18学时,1学分)是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开设的课程,每个全日制非定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学习,通过考试后获得相应学分。
(3)实践环节及学术活动(2学分)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公司等地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方式,与学位论文工作一同进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完成一个月的实践教学将获得0.5学分,最多2学分。研究生需每个月写出实践小结,并由实践教师(由二级学院、部指定,一般为校外指导教师)考查并填写《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表》,考核合格后获得学分。
同时,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至少4次的学术活动,并上报《学术报告与讲座登记表》,不计入总学分。
(4)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
①自选课程
研究生可根据学位论文选题或个人学习计划的需要选修若干门课程。确定自选课程必须征得导师的同意。自选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学时和成绩,不计学分。
②补修课程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学时和成绩,不计学分。
3.教学要求
(1)增加实践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比例,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提高研究生实践工作能力的课程,或根据社会需求开设适当的订单式课程。
(2)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方法要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基础性课程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实践性课程可以在现场或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完成。注重区别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内容的差异,突出“分类培养”的特点。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科学研究:
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包括录用)与学位论文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评选优秀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应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级别刊物发表(包括录用)与学位论文研究有关的论文1篇。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进行调研、查阅有关文献和搜集资料,并应就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条件和实施方案等内容进行相应论证。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见解。为确保论文质量,要求做到:
1.题目确定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规划或研究,可以是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复杂性、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设计)应在双导师指导下,由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者本人独立完成,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新见解,能表现出作者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设计)完成后,一般由所在工程领域的领导小组安排有关教师并会同双导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真实性和撰写的规范性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并经双导师签字同意后方能进入论文的评阅和答辩。
2.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开学后四周内完成。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对开题报告的主要要求为: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即开题后一学期)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4.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末进行。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必须修满应修学分,且达到《关于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要求。硕士研究生一般在正式答辩20天之前,必须向本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学院提交正式论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应按照《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进行。
(七)考核与成绩管理
研究生课程按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考试课程必须要有试卷,考试方式采用开卷或闭卷的方式,成绩采用百分制,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者为合格;考查课程可采用笔试、课程论文、读书报告、研究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成绩记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为了微机登录方便,五级分制可换算成百分制登录,依次为:优秀=95;良好=85;中等=75;及格=65;不及格=55。
学位课程必须进行考试,非学位课程一般为考试或考查。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确定考核方式。
未经批准,研究生不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活动,缺课1/4及以上者,不能参加相关课程的考核。
(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鼓励各培养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积极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切实为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的软硬件保障。要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密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可授予相应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研究生提前毕业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和学分。
(2)学位论文完成。
(3)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具体参照《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执行。
(4)办理提前毕业和答辩的相关审批手续:填报有关审批材料,经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学科组及系、部初审,研究生部批准。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二0一五级起开始执行。
本培养方案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专业领域(领域代码):机械工程(085201)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课内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一
| 二
| 三
| 四
|
学 位 课
| 公
共
课
| Y2198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考试
| ★
| | | | 不少于17 学 分
|
Y2198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考试
| ★
| | | |
Y2198004
| 英语写作
| 1
| 18
| 考试
| ★
| | | |
Y2198003
| 英语口语
| 1
| 18
| 考试
| ★
| | | |
Y2198007
| 数值分析
| 3
| 54
| 考试
| ★
| | | |
Y2198009
| 矩阵理论
| 3
| 54
| 考试
| ★
| | | |
专业
基础
课
| | 机械制造技术及理论
| 3
| 54
| 考试
| ★
| | | |
| 有限元法
| 2
| 36
| 考试
| ★
| | | |
Y2106017
| 机械振动学
| 2
| 36
| 考试
| ★
| | | |
非学位课
| 选
修
课
| Y2198013
| 研究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1
| 18
| 考试
| | ★
| | | 7学分
|
| 特种加工技术
| 2
| 36
| 考查
| | ★
| | |
|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 2
| 36
| 考查
| | ★
| | |
Y2206010
| 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
| 2
| 36
| 考查
| | ★
| | |
Y2206015
| 现代数控技术
| 2
| 36
| 考查
| | ★
| | |
Y2106004
|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 2
| 36
| 考查
| | ★
| | |
| 数字化制造技术
| 2
| 36
| 考查
| | ★
| | |
Y2206002
| 机器人技术
| 2
| 36
| 考查
| | ★
| | |
| 难加工材料切削技术
| 2
| 36
| 考查
| | ★
| | |
| 科技论文写作
| 2
| 36
| 考查
| | ★
| | |
| 机电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2
| 36
| 考查
| | ★
| | |
Y2206027
| 增材制造原理与方法
| 2
| 36
| 考查
| | ★
| | |
| CAE高级建模及分析方法
| 2
| 36
| 考查
| | ★
| | | |
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
| | | | | | | | | | 不计入总学分
|
实践环节
| 教学科研实践
| 2
| | | | | | | 2
|
学术活动(至少参加4次)
| | | | | | | | |
修课总门数
| | 26≤总学分
| | 非课堂教学学分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