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培养计划 · 正文

培养计划

202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学分要求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9/03 点击量:

一、专业简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52年,1997年按照国家教委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当前的专业。本专业在2007年被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共建专业,所隶属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重点共建学科。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优势专业、省级示范专业、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在2015年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皮卡迪大学采用“3+1”模式联合培养学生。在2018年又获批“辽宁省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019年,本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了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经形成了突出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创建了完善的实习和实训基地,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教学实验室,拥有了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并且逐步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知识丰富、配置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专业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2人。本专业为航空航天工业和辽宁省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国防及地方工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和适应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职业道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国际化视野以及较强的团队精神、学习意识、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能够在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或其它相关部门以及地方经济建设中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等工作,并能关注和掌握相关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毕业5年后能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目标1(工程知识):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具有宽广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

目标2(工程能力):具有适应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工程知识和科学原理识别、表达、分析和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具有创新意识、研发能力和管理能力,可以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目标3(沟通能力):能够撰写各类专业技术报告或文件,并能够针对机械工程问题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掌握一门外语,并在国际化视野条件下实现良好交流;

目标4(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专业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标5(素质修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制造自动化等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学模型并求解;

1-3能够将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械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

1-4能够将机械工程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械自动化过程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环节中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3能够认识到机械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并能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能够运用机械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于对各类专业书籍、手册、期刊或网络资源等文献的研究,分析机械设计及制造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复杂问题,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及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机械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或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机械产品单元(部件)的设计;

3-3能够进行机械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能够在机械设计及制造过程中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方案设计、操作、数据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自然科学和专业理论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和分析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方案;

4-2能够根据机械工程对象特征,选择恰当的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合理的实验系统,并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和采集数据;

4-4能够对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模拟与预测,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等资源,了解专业常用设计、分析、计算或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合理选择现代机械工程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专业设计、分析、计算或模拟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能够针对具体的机械工程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与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工程技术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6-1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能够分析和评价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等实践过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工程技术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切实履行自身责任。

8-1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备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并能够处理好个体与团队之间的关系;

9-3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相应角色,具备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的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就机械领域问题,以口头、书面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了解国际范围内机械工程领域专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机械工程领域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内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的项目管理中进行应用。

11-1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了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

表1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五、专业主干课程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控制工程基础、电工及工业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金属切削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项目

执行学期

周数(学时)

学分

备注

德育实践

入学教育

1

0.5

0

“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可在执行学期内穿插、分散进行,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可不计学分。

毕业教育

8

0.5

0

军训

1

2

2

物理实验Ⅰ

3、4

(48)

2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实验C

4、5

(24)

1

工程训练A

2、3

5

5

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4

1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Ⅱ

5

2

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6

3

3

选修模块课程设计

7

2

2

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验

7

(8)

0.5

机械制造虚拟仿真综合训练

7

(8)

0.5

生产实习

7

3

3

毕业设计(论文)

8

15

15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社会实践

6

4

0.5

公益劳动

6

2

1

创新创业实践

7

分散

2

合计

40(88)

40.5

七、学制、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可以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年制本科学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3~6年。

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按照培养计划规定完成全部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至少修满175学分。

表2课程类别学分构成

课程类别

开课模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例(%

实践(实验)

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61.5

4

37.43%

选修

6

0

3.43%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43.5

9

30%

专业与专业模块课程

必修

10.5

22

18.57%

选修

8

2

5.71%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课程

必修

5

3.5

4.86%

实习实践类课程

必修

0

40.5

23.14%

小计

必修

159

90.86%

理论

113.5

64.86%

选修

16

9.14%

实践(含课内实验)

61.5

35.14%

合计

175


下一条:能力要求与专业

地址:中国辽宁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 邮编:110136
 电话:024-89726068 辽ICP备案05001370号